本文目录一览

1,我家盖房子 混凝土不够标怎么办

己经盖完了,还能怎么办,关健承重部位只有拆了重做,无关紧要部任凑合先用着,坏了再修。如未盖完好办,换水泥,或大量渗掺上高标号使用。
搜一下:我家盖房子 混凝土不够标怎么办

我家盖房子 混凝土不够标怎么办

2,混凝土柱子浇灌后标号过低怎么补救两层平顶一层柱子混凝土标号

两层平房c20混凝土完全可以承载,没有补救必要。俗话说:立柱顶千斤。几十层大楼也用c30混凝土柱子。
砼柱强度不够的可以加固补强方法处理:1选用增大截面加固法;2.外粘型钢加固法;3.外粘钢板加固法;4.粘贴碳纤维布、复合材加固法;5.绕丝加固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

混凝土柱子浇灌后标号过低怎么补救两层平顶一层柱子混凝土标号

3,打完的混凝土发现号低了怎么补救

如果试压不成只有报废。只有和实验室勾兑了。
你好!没有办法的,混过去算了打字不易,采纳哦!
能混过去就混过去,主要是实验室的报告和回弹。如果被发现了,首先让设计验算,如果不行就去当地的建科院出加固措施(损失是非常大的,比你重修这一层还贵哈) 没有什么药水或添加剂,自己的楼那就重新演算一般,如果算不过那就只有采取加固措施了。
报废!

打完的混凝土发现号低了怎么补救

4,混凝土标号低怎么提高标号

通常说的混凝土标号低指的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低或对混凝土的强度不满意。解决的方法是:1.去试验室申请强度相对高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施工、浇注混凝土。2.自己在搅拌混凝土时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搅拌水泥用砂、石要保证干净(含泥量要少),适当增加搅拌时间保证水泥、砂、石和水搅拌均匀,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不可太稀);浇注石振捣密实。
1、混凝土标号低,可以通过添加高标号水泥搅拌均匀的方法提高标号。2、标号:混凝土标号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20c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以kgf/ cm2 计。如500 号混凝土,其试件抗压极限强度为500 kgf/ cm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应换算成标准试件的强度,换算系数分别是:边长15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5 ,边长10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0 。混凝土的标号通常采用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BJ210 86) (此标准于1997 年7 月1 日废止) 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 85) (此标准于2000 年2月1 日废止) 均作如此规定。
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标号混凝土时,需采用掺混合材料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高标号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一般把c10--c50强度等级称为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c60--c90强度等级为高强度混凝土,c100以上称超高强混凝土。配制高强混凝土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对于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多因素会造成混凝土强度的下降。首先您提出的问题比较含混,您是说某一种型号的混凝土强度低,还是所有的混凝土强度低?如果说某种型号的低,在所有原材料合格的情况下就要减水加胶材(胶材是指水泥和粉煤灰及矿粉)。配合比中水量过多将直接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水泥量过小也会直接降低强度,这一点很好理解。但要加、减多少这要通过实验来获得最佳配比。如果全部都强度较低,那就应该仔细检查原材的质量是否合格了。如水泥的7天和28天强度、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石子的含泥量及石粉含量、、、。同时还要留意砂、石的含水,防止混凝土中水量过大。

5,混凝土标号强度不够怎么办

看低了多少,如果不是很低可以通过设计演算后给你个答复
1、看实际强度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如不能满足,需要返工处理或者加固,加固方案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验算。2、现浇是相对于预制板来说的,现浇是指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3、标号:混凝土标号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20c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以kgf/ cm2 计。如500 号混凝土,其试件抗压极限强度为500 kgf/ cm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应换算成标准试件的强度,换算系数分别是:边长15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5 ,边长10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0 。混凝土的标号通常采用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bj210 86) (此标准于1997 年7 月1 日废止) 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 85) (此标准于2000 年2月1 日废止) 均作如此规定。
1.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2. 直接加固法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2.1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1)该方法优点,① 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② 质量好,可靠性强;③ 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2)该方法缺点,① 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② 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③ 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④ 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2.2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以提高其耐久性。2.3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改变传力路径、减少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较大跨度的结构加固。按支承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1)增设支点法刚性支点法是通过支承构件的轴心受压将荷载直接传给基础或其他承重构件的一种加固方法。(2)弹性支承法是以增设支承结构改变上部结构受弯或桁架作用来间接传递荷载的一种加固方法。2.4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是采用外设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对结构构件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或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能较好地消除一般加固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的影响,后加部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大跨度支撑结构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固。2.5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钢板,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此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受拉及受压构件的加固。优点是被加固构件基本不受损伤,可以充分发挥原构件的作用;加固后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形且不影响建筑功能;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但该方法的耐久性较差,且要求环境温度不大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以及无化学腐蚀影响,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2.6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纤维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环氧树脂)和增强材料(纤维)所组成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既可以保持原有材料的特性,又发挥组合后的新特性,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固设计,从而最合理地达到使用要求的性能。工程中常见的纤维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其中以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其价格较贵,碳纤维片材加固的构件在较高温度、湿度、化学腐蚀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玻璃纤维极限抗拉强度较低,其弹性模量一般为1.7×104MPa,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55×104MPa(C20)较接近,若能保证粘贴牢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固过程中能保证与混凝土的变形一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可广泛适用于梁、板、柱及墙体的加固。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加固效率高,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加固方法。3. 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减少作用效应,达到提高结构安全度。其主要方法有,3.1改变用途法将重负荷楼面改为轻负荷楼面。例如将楼面使用荷载4~8kN/m2,改为一般用房的2kN/m2,使用荷载降低至原有的0.5~0.25,结构安全度大大提高。3.2隔震法利用隔震技术来阻止和减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结构的可靠度。如在高烈度大地震中,很难用提高结构抗力R的方法抵御巨大的地震力作用。如果采取在上部结构与基础间设置隔震层,当地面运动强度超过规定值,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将产生滑移,即地面运动不能或不能全部地传递至上部结构,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上部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从而确保了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还可采用改变结构动力特性的方法以降低结构动力反应,有如改变结构刚度分布,达到间接加固的目的。4 综合加固法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传力路径、结构状况等具体条件综合采用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的各种方法,称为综合加固法,是目前采用最多、效果和效益最好的方法。(1)综合加固法十分重视结构检测的具体手段、原理、方法和过程,不同的检测手段对应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精度。(2)鉴定中首先必须查明被鉴定结构的传力路线,并寻求新的传力路线,按照传力路线的计算分析、结构构造特点,采用相应优化的加固对策。(3)为保证加固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承载力和变形或刚度协调,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技术、植筋技术、碳纤维粘贴加固技术、钢板粘锚技术和加大截面外包加固技术等。这些技术均能够有效地减少应变滞后现象,保证新、旧结构共同工作。(4)在传力路线转移上,宜采用增、减构件,或改变节点约束条件,改善自身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荷载转移达到综合加固的目的。(5)利用结构造型变化减缓风荷载效应,改善通风、采光、地震,这样既加固了结构本身,又改善了使用功能。来源于问问我

6,现浇板混凝土标号不够怎么办

1、看实际强度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如不能满足,需要返工处理或者加固,加固方案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验算。2、现浇是相对于预制板来说的,现浇是指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3、标号:混凝土标号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20c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以kgf/ cm2 计。如500 号混凝土,其试件抗压极限强度为500 kgf/ cm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应换算成标准试件的强度,换算系数分别是:边长15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5 ,边长10 cm 的立方体试件为0. 90 。混凝土的标号通常采用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BJ210 86) (此标准于1997 年7 月1 日废止) 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 85) (此标准于2000 年2月1 日废止) 均作如此规定。
现浇板混凝土设计标号一般不低于C20,照你说的情况应该是混凝土强度不足,出现此类问题不能武断的说是水泥用少了,因为还有施工工艺方面的失误也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如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受冻等。如果真是混凝土轻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该经过设计验算,看实际强度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如不能满足,需要返工处理或者加固,加固方案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验算。
标号不是你感觉的 而是要看配比 施工完的可以惊醒强度回弹测试来确定其强度是否符合实际标号要求 你说的能刮掉那可能是表面的浮浆太多了吧 不过两公分的浮浆确实没见过 养护不到位最多是有收缩的裂缝 不会导致表面松散 我想可能是你们施工过程中振捣的问题 或是砼搅拌 运送或是等待的时间过长离析了
返工重来.
1.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2. 直接加固法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2.1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1)该方法优点,① 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② 质量好,可靠性强;③ 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2)该方法缺点,① 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② 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③ 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④ 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2.2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以提高其耐久性。2.3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改变传力路径、减少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较大跨度的结构加固。按支承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1)增设支点法刚性支点法是通过支承构件的轴心受压将荷载直接传给基础或其他承重构件的一种加固方法。(2)弹性支承法是以增设支承结构改变上部结构受弯或桁架作用来间接传递荷载的一种加固方法。2.4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是采用外设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对结构构件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或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能较好地消除一般加固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的影响,后加部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大跨度支撑结构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固。2.5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粘贴钢板,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此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受拉及受压构件的加固。优点是被加固构件基本不受损伤,可以充分发挥原构件的作用;加固后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形且不影响建筑功能;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但该方法的耐久性较差,且要求环境温度不大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以及无化学腐蚀影响,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2.6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纤维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环氧树脂)和增强材料(纤维)所组成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既可以保持原有材料的特性,又发挥组合后的新特性,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固设计,从而最合理地达到使用要求的性能。工程中常见的纤维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其中以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其价格较贵,碳纤维片材加固的构件在较高温度、湿度、化学腐蚀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玻璃纤维极限抗拉强度较低,其弹性模量一般为1.7×104mpa,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55×104mpa(c20)较接近,若能保证粘贴牢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固过程中能保证与混凝土的变形一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可广泛适用于梁、板、柱及墙体的加固。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加固效率高,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加固方法。3. 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减少作用效应,达到提高结构安全度。其主要方法有,3.1改变用途法将重负荷楼面改为轻负荷楼面。例如将楼面使用荷载4~8kn/m2,改为一般用房的2kn/m2,使用荷载降低至原有的0.5~0.25,结构安全度大大提高。3.2隔震法利用隔震技术来阻止和减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结构的可靠度。如在高烈度大地震中,很难用提高结构抗力r的方法抵御巨大的地震力作用。如果采取在上部结构与基础间设置隔震层,当地面运动强度超过规定值,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将产生滑移,即地面运动不能或不能全部地传递至上部结构,这样就有效减少了上部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从而确保了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还可采用改变结构动力特性的方法以降低结构动力反应,有如改变结构刚度分布,达到间接加固的目的。4 综合加固法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传力路径、结构状况等具体条件综合采用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的各种方法,称为综合加固法,是目前采用最多、效果和效益最好的方法。(1)综合加固法十分重视结构检测的具体手段、原理、方法和过程,不同的检测手段对应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精度。(2)鉴定中首先必须查明被鉴定结构的传力路线,并寻求新的传力路线,按照传力路线的计算分析、结构构造特点,采用相应优化的加固对策。(3)为保证加固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承载力和变形或刚度协调,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技术、植筋技术、碳纤维粘贴加固技术、钢板粘锚技术和加大截面外包加固技术等。这些技术均能够有效地减少应变滞后现象,保证新、旧结构共同工作。(4)在传力路线转移上,宜采用增、减构件,或改变节点约束条件,改善自身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荷载转移达到综合加固的目的。(5)利用结构造型变化减缓风荷载效应,改善通风、采光、地震,这样既加固了结构本身,又改善了使用功能。来源于问问我

文章TAG:浇筑  好的  混泥土  泥土  浇筑好的混泥土标号不够怎么办  混凝土不够标怎么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