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芍药种植季节

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
秋未

芍药种植季节

2,芍药花的最佳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七芍药,八牡丹,农历
是不是芍菜? 好多年没吃过了 干芍菜炖肉还可以
芍药的最佳种植时间以10月份为好。以根芽与土表持平为好再覆盖土2~4厘米厚,浇足水即可。

芍药花的最佳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3,秋季是芍药最佳种植季节想种好芍药这几点很重要

芍药8-10月种植,按芍芽大小分别栽植,便于管理。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栽4000-4500株。穴栽,每穴放芽头1-2个,埋在地下3-6厘米为宜,盖熏土并施人粪尿,覆土细堆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发前平土。

秋季是芍药最佳种植季节想种好芍药这几点很重要

4,栽芍药时间

芍药花盆栽种植技术 芍药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花既可地栽,又可盆栽家养布置阳台,或作为切花进行瓶襁水养。芍药不仅是名贵花卉,而且其根是卓有疗效的中药。古药方中,本不分赤芍、白芍,人们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对芍药药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将人工栽培的芍药,选取肥大的根,入沸水煮熟、晒干,如此所得的药材叫白芍。它有养血平肝,敛阴收汗、缓中止痛作用。而将野生芍药的根与栽培芍药细瘦的根直接晒干所得的药材叫赤芍。它有泻肝火、散恶血的作用。有入说,开白花的叫白芍,开红花的叫赤芍,这是不对的。芍药喜阳光,耐寒,好肥,夏季喜凉爽气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盐碱土。盆养芍药宜在秋季10月间进行,需带泥团或泥块。如分株的,其块茎需带芽眼,否则栽后不长枝叶、不开花。栽后覆土厚于块茎3~4厘米,并施入基肥,盆土保持湿润。 盆栽用土可用培养土加入1/10的河沙拌和后上盆种植。 盆栽芍药宜放置于阳台上阳光充足处,冬季也无须移人室内。盆土除施基肥外,还须在春季萌芽、孕蕾时及人秋生长芍芽时施追肥。 生长期间特别是现营期和开花期不可缺水。侧蕾出现后可予摘去,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开花美丽大。花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花谢后半个月,即6月下旬进行肥,以及时补充芍药开花期所消耗的养分,为芍药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准备物质条件,保证来年开花艳丽。霜后,平盆剪去枯萎的地上部分,适当浇水覆土。入冬起至早春的整个休眠期,土壤都应保持湿润,不可太干,但排水要畅通,忌积水,否则地下块根易腐烂致死。越冬期间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盆栽芍药l~2年换盆一次,于10月初进行。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如株丛不大,不要分株。 芍药一般采用分株繁殖。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一故芍药春季不宜移植,通常于 10月间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分株时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 3~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广口深盆中,覆土至芽顶上3—4厘米,保持盆土湿润,分株栽植后在第二年即能开花。
芍药一般采用分株繁殖。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一故芍药春季不宜移植,通常于 10月间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分株时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 3~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广口深盆中,覆土至芽顶上3—4厘米,保持盆土湿润,分株栽植后在第二年即能开花。

5,芍药花怎么养什么时候播种适合

繁栽要点 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栽培以入土2厘米适宜。芍药邮票(3张)芍药(9张)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早春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安徽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2.追肥 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粪尿,第2次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 500-2 00公斤。第3年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75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11月间施厩肥1 500-2 000公斤。第4年收获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每次施肥,宜于植株两侧开穴施下。 3.排灌 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4.摘蕾 为了使养分集中供根部生长,每年春季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 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芍药花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开花后发生。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使叶片枯死脱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下种;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1次,连续3-4次。 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贮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种芽贮放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贮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福尔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 蛴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规方法防治
5月

6,芍药什么季节栽种最好

芍药春季栽种最好。分株法是芍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药产区的苗木生产,基本采用此法繁殖。其优点有三:一是比播种法提早开花,播种苗4~5年开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开花;二是分株操作简便易行,管理省工,利于广泛应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缺点是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及不断飞速增长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要。1.分株时间芍药的分株,理论上讲,从越冬芽充实时到土地封冻前均可进行。但适时分株栽植,地温尚高,有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并可萌发新根,增强耐寒和耐旱的能力,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不可过早分株,以免发生秋发现象,影响翌年的生长发育;亦不宜过迟分株,其时地温已不能满足芍药发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长不良;若迟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发出土,因春季气温渐高、空气温度小,蒸腾量大,分株后根系受伤,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造成断株生长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中国农谚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芍药分株适期一般较牡丹为早,荷泽的农谚“七月芍药,八月牡丹(指农历月份)”,是说在菏泽,从8月底芍药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处暑至秋分)。而扬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分株苗经三四年生长又可再次分株。年久不分,会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长衰弱,开花不良。2.分株方法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或2~3个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务大时,每子株也可带1~2芽,不过恢复生长要慢些,分株时粗根要予以保留。若土壤潮湿,芍药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后稍加阴干,蘸以含有养分的泥浆即可栽植。 在园林绿地中,芍药栽植多年,长势渐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响花期时游人观赏,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锹在芍药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药根,然后,用利铲将芍药株切分,尽量减少对原株的震动,取出切分下来的部分,进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为宜。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适量肥料掺土压实。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这样,可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分株复壮,只是要连续分株2~3年而已。但是,因为芍药忌连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连续应用,否则病虫害发生严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率大为增加。芍药作药用栽培时,芍药产区多用芍头分株繁殖,秋天挖出母株,将粗根全部切下药用,而将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首先去除无芽和病脚的芍头,将芍头切分成块状,每块带壮芽2~3个,芍头厚2厘米,过厚主根不壮,多分叉,过薄则养分不足。最好随切分,随栽植,若不能及时栽植,不要切分,芍头可沙藏备用。宜于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6] 。3.分株后管理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生长也不良,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甚至根茎头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晒,导致死亡。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春夏交际
10~11月份栽种最好。

文章TAG:赤芍什么季节种植  芍药种植季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