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用什么做膏药布

高密度无纺布
像无纺布

用什么做膏药布

2,棉布制作膏药布的原理

原理是由牛皮纸或者白纸复合而成,特别是双层棉布,由两层棉布夹一层高温膜复合而成。膏药布是一种高密度无纺布,膏药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棉布制作膏药布的原理

3,求膏药的炮制方法

膏药,你可以用植物油烧热放入药材,待药材至炸到微黑的时候滤除药渣,然后仍然加热油,且搅拌边撒入升粉,然后稍冷却涂抹到药布上,待用时加热贴敷。熬制膏药需要经验的,而且特麻烦,还有油烟。处方我没有
可以呢,纯中药制剂,膏药采用纯棉布作基质,透气性好,不发热,不发烫,不刺激皮肤,可长时间贴敷,适用人群广泛,避免了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

求膏药的炮制方法

4,膏药的制作方法七步

膏药制作制作方法如下:主要材料:植物油、黄丹、藿香、樟脑、没药、冰片。1、量身定制:先由有经验的老中医开出符合自身体质的有方单子,在药房配好中药带回家。将药物和匀,放入有盖的容器内(最好是砂锅),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水高出药面15厘米,浸泡1天。2、药料提取: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止。此时温度可达220,扎好后筛掉药渣,留下药油。3、锦上添花:这方面最能体现个性化。在稠有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还可加入核桃肉、芝麻、蜂蜜、冰糖等,用小火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有。4、将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320度,改为中火。药油炼成滴水成珠,就可以。5、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加入少量丹,变加边搅拌要同一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最好。6、膏药制成后加入冷水,浸泡,一日换一次水,七天后膏成。7、取膏药团置于容器里,在水浴或文火融化,将细料兑入,搅拌,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最后撒上藿香。

5,如何熬制膏药

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十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以及易挥发的冰片、樟脑、薄荷等可最后撒上。

6,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药料提取: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止。此时温度可达220,扎好后筛掉药渣,留下药油。将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320度,改为中火。药油炼成滴水成珠,就可以了。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加入少量丹,变加边搅拌要同一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最好。膏药制成后加入冷水,浸泡,一日换一次水,七天后膏成。取膏药团置于容器里,在水浴或文火融化,将细料兑入,搅拌,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最后撒上藿香。1:传统黑膏药:以麻油铅丹炸制收膏,用丹区别有可分(黑膏药,白膏药,之分)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滩涂。优势:传统黑膏药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认可度高。缺点:工艺烦琐,技术复杂,环境污染,制作不规范,成像不投影,重金属含量高,季节性制作,不宜操控。2:传统油蜡膏:以麻油煎熬取药油后下白,黄,石蜡等收膏。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蜡——收膏——滩涂。优势:不含重金属,操控方便,宜学宜用,塑形性好。缺点:高温炼药,污染环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稳定宜脱落。3:现代橡胶膏:以氧化锌,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制作可分为药物乙醇提留——基质收膏——滩涂——裁切。优势:工艺现代,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缺点:载药量小,不可反复使用,致敏率高,制作设备复杂。4:软膏剂:以药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调制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下油性物质——收膏——使用。优势: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灵活使用。缺点:不宜固定,持粘性剥离强度根本没有,依靠粘剂敷料固定。5:粉装剂:以药粉置于粉袋内加工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装袋。优势:制作简单,不宜污染,皮肤无残留,外观美观,运用灵活,使用方便,(有方再使用前将渗透剂撒在药粉上使用,效果更佳)缺点:粉袋不宜直接接触皮肤,生药量大,影响药性发挥,粘剂敷料固定。6:松香膏:以松香,樟脑熬制后下药粉收膏。制作可分为下料——融化——下药——收膏——滩涂。优势:制作简单,操控自如,低温熬制,揭贴自如,成像不投影,塑形性好,无铅。缺点:松香等级过多,高温易燃,季节性制作。

7,怎样熬制膏药

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十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以及易挥发的冰片、樟脑、薄荷等可最后撒上。
大体上熬膏药有以下几个步骤:配料:按处方规定将药物称量准确,需要炮制的药依法炮制合格备用,另将需要兑入的细料研细(80目以上)另储备用(摊膏药时用)。炒丹:将章丹(四氧化三铅)置铁锅内加热,翻炒至砖红色,取出放冷备用,炒丹的目的是去掉丹中的水分,防止下丹时由于丹中含有水分遇高温的炼油发生迸裂造成操作人员伤害。炸料:将配好的炮制合格的药材按药材的大小,质地的不同,分别依次倒入油中加热处理,至炸枯(留有存性不能全部炸成黑炭)捞出药材,过滤药渣备用。炼油:炼油是熬好膏药的关键,油炼不好是制不出好的膏药的,炼油的时间最快也需要3.5-----4个小时,在这期间要不断的用漏勺撩油,(目的防止窝烟,降温防止着火)要控制好火候,炼至滴水成珠(炼油滴水中不扩散类似形成一个小圆珠)即可。下丹:有两种情况一是火上下丹,二是离火下丹。离火下丹必须有二人操作,将炼至滴水成珠的炼油迅速从火炉上移到锅架上,一人才持鲜木棍,一人通过细罗(60目的)将炒好的丹均匀撒入炼油中,并迅速搅动,使丹油充分化合,丹有黄色转为灰褐色最后至黑色,将油滴入请水中试膏药的老嫩,至合格,迅速细流到入冷水中并按一个方向搅动,用手不断的撕拔拧成拳头大小的陀,清水中泡之,每日换水两次。二十天后捞出晾干水分,沾上滑石粉装瓷瓶中密封即可。摊膏药:取已去火毒的膏药低温加热融化,60度加入研细的细料搅匀,就可摊膏药了

8,橡胶膏药制作方法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无铅无丹膏药的渗透主要靠膏药的促进渗透剂如麝香、冰片、氮酮等,无铅无丹膏制作方便,环境卫生,较易为患者接受。

9,怎样制作膏药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无铅无丹膏药的渗透主要靠膏药的促进渗透剂如麝香、冰片、氮酮等,无铅无丹膏制作方便,环境卫生,较易为患者接受。
我用的水性松胶基质加自己的药粉做的,就把药粉放水性松胶基质里揉搓均匀就好了,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做完的膏药效果还很好
膏药是我国传统的外用药剂型,通常是把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制成膏药,滩涂有裱褙上制成。它比糊膏,软膏更能渗透组织,作用缓和而持久,毒副作用小,适应症多,使用也很方便是一种很好的用药治病方法。?但是膏药的发展却只处于原始状态。原因如下:?一,原膏药的制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表现在炼油温度高低的掌握,炼成油的合适度以及铅丹的兑入量和兑人时机是凭经验控制,不稳定因素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膏药不能使用,根本不能进行批量生产,影响临床上的应用。?二,原膏药的药效低。这是由于过去的方法把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炼油的高温下,在油与铅的反应中被破坏了。?新的膏药制作法有以下优点?一,膏药的制作技术简便可控性强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新的方法是把所需的药品制成细粉,在一定的条件下组和而成。不需要用大量的植物油,铅丹,更不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制作方便。?二,膏药治病效果好。新的制作方法没有破坏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大的保存了药性。?三,用新方法制成的膏药性能稳定,它粘着力强,不移动,不流淌,不受外界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可随时取下粘上,在长时间保持良好疗效

10,什么是黑膏药怎么制作

第一步.炒黄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二步 炼油 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第三步 火上下丹 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 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 第四步;加入药面 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第六步;贴膏药 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

文章TAG:膏药布如何制作方法  用什么做膏药布  
下一篇